全国两会政府报告法治关键词解读
返回列表来源:信之源 发布日期 2025-03-06 10:03:00 浏览:-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哪些“法治关键词”?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9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28部。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依法严惩恶性犯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三、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
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履职尽责,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政府立法审查,强化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
深化政务公开。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机制。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是什么?行政裁量权基准是行政机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行政管理实际,按照裁量涉及的不同事实和情节,对法律法规规章中的原则性规定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执法权限、裁量幅度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以特定形式向社会公布并施行的具体执法尺度和标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这一重要部署,对规范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防止滥用行政裁量权,促进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具有重大意义。
五、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