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已经被批捕后找律师的作用
返回列表来源:信之源 发布日期 2022-10-11 14:40:00 浏览:-
刑事案件分为三个阶段,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和法院的审判阶段。刑事案件越早介入处理案件越容易解决,通常情况下已经批捕之后,律师处理的难度会成倍的增加。那么,刑事案件被批捕之后,在找律师处理还有用吗?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刑事案件律师处理越早越好,但并不是说已经批捕之后律师就没有作用了,所有三个阶段,律师的作用都是无可取代的。
刑事案件到检察机关之后,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1.公安机关经过第一阶段的侦查,认为需要对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呈请检察院批准逮捕,这个时候案子到检察院,检察院侦监部门一般在7天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2.公安机关完成全部侦查活动,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由检察院公诉部门审查起诉,接下来的这个阶段,也就是审查起诉阶段。
在这种情况,审查批捕阶段,律师的主要作用也有两个:
1.会见犯罪嫌疑人,通过会见充分了解案件的细节,对当事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培训,告知其享有哪些诉讼权利,使其能够为自己争取有利的情节以及避免因胡乱供述承担本来不需要由其承担的责任。
2.围绕案件事实和法律向检察院提出法律意见,狙击批捕。在侦查阶段,律师还无法看到卷宗,对案件的证据还了解得不够全面,这个时候,经验丰富的律师一般能够凭借自己的办案经验初步预测案件的走向,检察院侦监部门的人员同样有这样的能力。因此,律师在会见过后,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通常能够和检察官进行比较顺畅的沟通,在这个时候,律师尽力为当事人向检察院争取不予批捕,比当事人家属自身向检察院提出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上诉两个作用之外,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证据着手进行辩护,为当事人争取无罪、轻罪或罪轻的结果。在审查起诉阶段,法律上赋予律师阅卷权(其他人没有),即这个时候律师可以到检察院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在律师阅卷之后,当事人是否有罪、是不是应该定公安机关初步认定的罪名、有没有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等等情况,专业的律师都可以根据在案证据进行大致的判断。在进行初步判断之后,对于能够证明当事人有罪的证据,如果存在瑕疵,律师看得出来,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质证意见,对于能够证明当事人罪轻或无罪的证据,律师进行综合整理,并将这些证据融入到法律意见书或辩护词中,为当事人争取应得利益。
刑事案件已经被批捕之后,律师能否起作用有多大的作用,见仁见智。但是很多工作在离开了律师之后,是无法开展下去的,这也是我国极力推广刑事律师全覆盖工作的核心。如果您遇到此类问题,欢迎咨询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我所刑事辩护律师团队,专注处理各类刑事案件18年,欢迎您前来咨询了解。